2月13日晚間12時許,在安裝公司蒼頡山隔離病區建設項目部,項目工程師周震宇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勝利會師,最后一道口對攏。提前完成任務!”至此,市新冠肺炎收治點市三院蒼頡山病區外圍的管網建設又完成了一個重要節點,安裝專業向項目建成最后沖刺又邁進了堅實一步。
這是他臨時調至市三院項目部半個月來的又一個好消息。就在十天前,他們剛剛完成了市三院改建突擊任務……
一
誰也不會想到,2020年的春節會帶著一股“硝煙味”。僅僅一個月時間,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竟然會肆虐全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5日大年初一,面臨日益嚴峻的疫情防控工作,揚州市委市政府決定提前完成全市新冠肺炎收治點市三院的改擴建工程,并于2月2日再次指令建設新的收治備用病區。指令迅速被傳達到我集團公司,揚建集團作為市直建工控股系統的龍頭企業,建設揚州“火神山”的任務責無旁貸。
安裝公司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由安裝公司經理卞正勛牽頭,成立了以公司經理室和黨支部牽頭的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并迅速組建應急項目班子,原參建三院改擴建任務的公司第二項目部就地轉為應急施工項目部,項目經理童國軍緊急調遣從其他停工項目抽調精干力量投入該項突擊任務,二部的青年骨干們應聲而動,他們提前結束了春節休假,脫下新衣換“戎裝”,投入新春第一場戰斗。
項目經理童國軍,大年初二就進入工作模式,從改建病房樓至新建病區,至今已連續加班加點工作了整整20天。當他累得趴在椅背上睡著的時候,同事們體諒他,悄悄退出了辦公室,從工地上回來的同事見到后也都悄悄地繞門而過,都想讓他多睡一會。而嗓子早已嘶啞的他,打完盹,又精神抖擻地在現場“嘶吼”著布置任務……
市三院病房樓改擴建現場負責人劉宏偉于大年初三連夜從千里之外的吉林長春的老家趕回工地,幾乎一年才回家一次的他,臘月二十八深夜才邁進家門口,此后也隨著工程建設需要“連軸轉”。項目部暖通工程師吳杰,年前擔任市城建重點工程蘇北人民醫院新建工程安裝專業負責人,本已連續加班加點多日,后又被調入另一重點工程市新大劇院參加項目突擊,本以為可以利用春節假期稍微放松一下……
防控特殊時期人員防疫工作必須要跟上,支部副書記周益權變身“采購員”,千方百計籌措已納入采購管制的防疫口罩,保障復工需要;項目部后勤人手不夠,綜合辦公室派專人支援現場進行健康摸底;現場材料管理工作吃緊,物資管理科業務骨干卜鑫結束休假,進駐工地辦公;總包公司需要上報工作量,公司造價和審計部門進場辦公;加班加點突擊任務隱患多,專職安全員蔣杰組織全場流動巡查。在務工人員準備上,原先參加三院改擴建的務工人員就地轉入病區建設,參加先期預埋工作。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負責聯系各帶班隊組長,提前結束休假,迅速組織人員。截止發稿時止,安裝公司項目部共組織了12個專業、1000多人次的專業施工隊伍參加建設會戰。
面對疫情,本該與家人團聚的他們,沒有絲毫遲疑和猶豫,成了新時代可敬的“逆行者”。參戰病區近20天來,項目一線人員微信運動小程序中平均每天達20000步的記錄,足以說明了他們在突擊任務時的點點滴滴。
二
“蒼頡山”,這是三院新病區隔離房參建人員對本項目工程的昵稱,病區實際座落于揚州城西丘陵地帶的蒼頡村中,但是在所有參建人員心目中,它就是一座需要力拼的“火神山”、“小湯山”。
“蒼頡山”項目占地28畝、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這樣體量的工程如果按照正常設計工期,對于素有“鐵軍勁旅”稱號的揚建人來說,難度并不大;但若將整個項目的開工至建成壓縮在15天時間內,難度會就幾何級上升。如果再加上這些因素:時值春節假期,務工人員大部分已離城回鄉,在短時間內招集足夠的勞動力難上加難;又逢疫情防控特情,各地封城封路,安裝必需的設備材料供應充滿變數。此外,因事起蒼促,工程設計方案一改再改,材料計劃跟著一改再改……可以說,在項目開工之初,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的攻堅戰。
對安裝公司來說,施工要求更為苛刻。在項目總進度計劃中,除去土方開挖、基礎澆筑、板房吊裝等前期工序所需時間,以及后續其他相關配套專業的介入時間,設備安裝大規模作業面展開的窗口期只有約短短的6天時間!在6天時間里,安裝公司要完成由80個集裝箱病房、36個醫護辦公區和其他功能性用房組成的綜合體內全部水、電、暖通、消防和智能化設備安裝,以及與之相關的風管、支架、橋架、管線布設。這是一項工期和節奏都異常緊張的突擊任務!
2月3日,安裝公司建設者們察看現場情況后,更覺得棘手了:在總面積28畝的工地上,云集了40多臺套工程機械、成堆的建筑材料;另外,還有土建、混凝土、鋼結構、裝飾裝修等兄弟單位交叉施工,根本就不存在靜態的專業介入時段,必須要在“搶”到的零星時間內,見縫插針完成相應工作量。
開弓沒有回頭箭。安裝人進入了“有條件要上,沒條件的要創造條件上”的工作模式。善于打贏、富有急難工程施工經驗的安裝公司第二項目部因參加三院改擴建工程,又一次站到了歷史的“前臺”。 “蒼頡山”安裝項目班子拿到工程設計方案后,在項目經理童國軍帶領下,立即緊鑼密鼓開展工作,深化組織設計,明確實施方案。他們依據現場指揮部統一部署,仔細研究工程特點、時間節點和技術難點,一份分區實施、責任到人的現場實施方案很快成型。
現場被分割為6個施工管理區域。二部所有停工項目的精干力量再一次被抽調進場,這些名字從8日開始一次次被被童國軍那嘶啞的嗓音“吼”出來;A區黃穎知,你那電線穿好了沒?B區張健鋒,你那風管到位了沒?C區許孟良,你那吊筋上了多少?D區馬偉,你那上了多少人?E區劉宏偉,你那里工作量較多,做了多少,要數據、詳細數據!周震宇,外圍管網要抓緊……
這些名字,也是我們戰勝困難的依靠力量之一。
三
計劃不如變化快。并不是所有的計劃都能完美地付諸實施。就在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的時候,設備供應環節還是出現了小插曲。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工程急需的新風風機生產廠家突然通知因當年復工審批原因不能及時供貨。為了尋找解決方案,材料員卜鑫急得如熱鍋上螞蟻,抱著手機打了三天的電話,一部手機幾乎被他打成了“耗材”,但依然毫無眉目。情況上報至項目部、公司直至現場指揮部,多方協調后才找到了替代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相對于風機供貨“風波”,安裝產業板塊兩家材料設備供應企業卻在此次應急處置中充分展示出我集團全產業鏈的市場競爭力優勢:負責風管和配電箱生產的華科公司和負責電線電纜生產的華創公司因年前備產的原料充足,為助力早日建成“蒼頡山”病區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在現場備貨階段,當外運來的風管成品在現場堆積如山的時候,引起了市建工控股領導的關注,他們在考察了生產基地后,對我集團的產業發展給予了高度肯定。
在安裝人的積極努力下,“蒼頡山”安裝專業配套施工得到了各方的理解和支持。華科公司、華創公司的復工申請得到了市防控指揮部和廣陵新城、邗江區、高新區等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區工信部門和疾控中心主動上門指導復工;廣大材料供應商紛紛放棄休假,積極配合復工生產,確保材料和設備及時供應,有的材料供應商在送貨的同時悄悄地給項目部捎來了數百只口罩……人世有難、大愛無形,在工地之外安裝人也感受到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磅礴偉力。
面對艱難險阻,安裝人再一次以戰天斗地的無畏氣概闡釋了揚建鐵軍精神,將工程建設初的各種不利因素扎扎實實地轉變成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新局面,截至13日,在安裝專業工作面上,施工現場的支架、橋架、主要管道以及相關設備大部已安裝到位,由華創公司供貨的電線電纜也已全部供貨到場。安裝人相信,一場值得期待的勝利終將來到、必將來到!